省级的期刊投稿大概一周就能有第一次回复了,有的需要一个月。一篇论文从投稿到发表,到底需要多久?有来稿作者跟小编抱怨:发表论文真是一条长征路,他经历了三次投稿,两次拒稿,两轮较大的修改以及数不清的草稿版数,7个月了还没有投中,为什么没有一家期刊能告诉他到底哪里不好为什么不录用呢?到了最后发表的时候,他连看都不想再看自己的文章一眼了。
该作者的案例并不是个例,科研工作者们对发表研究成果需要花费的时间日益感到质疑。许多人感到自己陷入了一种“投稿,拒稿,审稿,再审稿和再再次审稿”的循环中。这一周期要花费数月,似乎正在吞噬他们的时间,妨碍他们对职位、经费和终身教职的申请,也拖慢了研究成果的传播速度。
是学术出版周期真的变得越来越长了吗?有人研究发现,一般期刊公布的审稿周期——即从投稿和被接收的间隔时间——的中位值都稳定在100天上下。但其中并没有计算修改后再次投稿、学术出版的延时等问题。期刊的审稿周期与期刊影像因子、来稿数量有关。影像因子最高和最低的期刊审稿周期最长。人们抱怨审稿时间长的同时,审稿人也在比过去要求更多的数据量、文章修改和补充实验——审稿人也想从参差不齐的论文中找到合适的论文。
为什么不选择低级刊物快速发表呢?因为从事学术研究和技术研发的人知道,如果论文没有发表在顶级刊物上,就很容易被低估,评职称的评分也不会高到哪里去。国内自己发表核心论文,一般周期不会少于9个月,另外还要算上平均4个月的投稿时间。科研工作者、研究补助评审以及招聘委员们普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或名气来衡量学术文章的质量。但另一方面,批评者们却认为,编辑们为了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只挑选最引人注目的文章,这样便促使作者们沿着期刊的等级挑选目标,从而增加了拒稿次数,延长了等待时间。
很多作者都会问应该提前多长时间准备论文,小编都会说,至少提前一年。因为你必须为投稿留出充裕的时间。提前一年准备论文,搜集对口期刊,找靠谱的论文代发机构,不要等马上要评职称的时候再去准备,到时候真的来不及的,错过机会只能看着别人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
所以,现在代发论文机构非常火爆,就是因为,这些机构能够帮你快速投稿,节省大量时间。很多作何认为代发很丢人,其实并不是,文章都是你自己的心血凝结而成,你只是苦于没有渠道发表你的文章,而我们恰好有这个渠道为你解忧。我们只是一个介绍人,仅此而已。